Page 46 - 全球能源互联网资讯-第6期
P. 46

专 家视角 / Experts' View                                                                                                                                                                     总第 06 期      2020 / 08






            生能源又是能源气候安全的要素。                  供暖(冷),使中国以更经济的方                 变成能源的“产消者”不仅是必
                高比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完                 式,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要的,也是可能的。
            全可行的。首先,丰厚的可再生                                                       中国中东部能源做到高比例
            能源资源是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                   东、西部能源供需格局的优化                   自给,可缓解“西电东送”和“北
            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给出,中国                      中国的东部是用能大户,西                 煤南运”的压力,对国家经济和
            技术可开发的风能资源约为 35                  部是产能大户。通过西部发展经                  能源发展的全局是有利的。
            亿千瓦,技术可开发的太阳能光                   济来提升消纳能力,东部增加产                      能源空间格局的优化与能源
            伏资源约为 22 亿千瓦。而截至                 能的能力,可缓解发展的不平衡、                 结构的优化显然是相耦合的,它
            2019 年底,中国已开发的风能装                不充分。东部地区可以将“远方                  们必将共同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
            机为 2.1 亿千瓦,光伏已装机 2.04            来(如西电东送)”的能源与“身
            亿千瓦,均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                   边来”的能源相结合,高度重视                  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将改变能
            十分之一。如果再加上资源可观                   发展和调动身边的能源。中国中                  源系统的模式
            的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还                   东部地区技术可开发的海上和陆                      过去长期习惯集中式概念。
            有海洋能、太阳能热利用、固废                   上风能资源量有 11 亿千瓦,集中               近些年,发展光伏、天然气、风电、
            能源化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资                   式加分布式太阳能可开发量有 9                 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分布式能源,
            源量是足够丰富的。第二,发展                   亿千瓦。而中东部已经开发的占                  已经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保
            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可行性,已为                   比不到技术可开发量的十分之一。                 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分布式
            国内外的实践所证明,与之相关                   倘若中东部省份把身边能源调动                  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的多种储能技术也在迅速进步。                   起来,结合远方来的能源,不仅                      分布式能源是能源发展的重
            至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通过                   使发展更平衡和充分,而且自控                  要方向,分布式能源的技术进步
            储能、调峰等技术是可以解决的。                  水平和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方面,                 和应用推广将极大改变传统的能
            第三,高成本曾经是制约非水可                   经过天津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研                  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消费模式。
            再生能源发展的障碍,近二十年                   究组测算,与西部发运送电的度                  这不仅是能源、电力的重大变化,
            来,风电和光伏的成本下降了几                   电成本相比,东部自发电更便宜。                 而且有助于城乡一体化能源转型。
            十倍。经济可行性已被市场认可。                     再考虑到生物质能、地热、                 低碳能源网络(太阳能、风能、生
                根据已有的国家能源发展规                 水电、核电和天然气,东部能源                  物质能、地热、天然气),不论是
            划,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                   高比例自给是完全可能的。考虑                  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由集中式
            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的变化如                   到东部的储能、节能技术和信息                  的大电网和分散的微网进行互动。
            表 2。                             化技术较为先进,煤电在提供电                  微网可以通过大数据等信息化手
                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将为中国                 力的同时,以灵活性改造起到调                  段,把星罗棋布的自发电小产能
            提供绿色电力、绿色氢气、低碳                   峰作用。中国东部由能源“消费者”                和储能进行管理,虚拟电厂(VPP)
                                                                             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批 VPP 可减
                              表 2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                            轻集中电网的负担。未来,一系

                                                                             列低碳能源网络和智能化的大电
                                 2020           2030           2050
                                                                             网、大能源基地结合起来,配电
                   %             15%           > 20%           ~50%
                                                                             网中的分散发电和有源负荷将呈



            44 / 全球能源互联网资讯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4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