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全球能源互联网资讯-第6期
P. 44
专 家视角 / Experts' View 总第 06 期 2020 / 08
能源转型是产业革命的一部分。能源转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但方向是清
晰的,需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能源观的创新将引领能源革命,共同成就
能源的新常态、高质量、新体系。 可再生能源不受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
是能源供给安全的要素。绿色的可再生能源还是能源环境安全的要素,同时,
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又是能源气候安全的要素。
能源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简介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 能源体系向节约、高效的转型
杜祥琬 础。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注重
需要高质量能源体系的支撑,“能 能源发展的量,并未强调能效的
源革命”新战略应运而生。“能源 问题。进入本世纪后,随着工业化、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
革命”意味着,中国能源必须有质 城镇化进程,一次能源消费曾呈
俄联邦工程院院士,应用核物理、
的变革、革命性的创新和转型。在 现不寻常的高速增长态势,近年
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 来,以能源强度、碳强度列入考
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
一个合作”中,能源消费革命意味 核指标为标志,从消费端将能效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
着由粗放、低效走向节约、高效 ; 列入国家五年计划指标和地方考
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主持关于核
能源供给革命意味着由黑色、高碳 核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逐步
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
走向绿色、低碳 ;能源技术革命是 下降(见表 1)。
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曾任 "863
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的支撑 ;能源 能源弹性系数的下降,意味
计划 " 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体制革命则是成功的保障。“能源 着能源强度的下降,是开始改变
主持并参与了关于中国能源发展
革命”的思想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 粗放型发展的表征。中国的能源
战略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咨询研究
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中国高质 强度(单位 GDP 消耗的能源)在
工作,担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
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2010 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
员会副主任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
其目标是建成中国清洁、低碳、安 近十年来逐步下降,但 2018 年仍
委员会主任。
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倍(生产了
42 / 全球能源互联网资讯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Information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