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成果 > 发展规划 > 《南亚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展望》

发010

摘要

南亚地处亚洲南部,面向印度洋,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毗邻,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与西亚、北非地区的重要桥梁。南亚人口多,发展潜力巨大,是亚洲经济增长极之一。经济发展带来高速能源需求增长,也导致了高化石能源消费和高能源进口依赖的“双高”问题。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清洁发展为主线,加速区内区外互联互通,打造“一横三纵”格局的南亚能源互联网,成为亚洲主要的清洁能源消费中心,快速提高电力可及率,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低碳发展。

南亚经济发展潜力大,是未来亚洲能源电力增长点和消费中心。2017 年南亚七国 GDP 总量约 3.3 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 GDP、亚洲 GDP 总量的 4.1%、11.9%,年均增速 6.9%,是世界平均增速的 2.2 倍;2017 年南亚一次能源消费 15.5 亿吨标煤,用电量约 1.4 万亿千瓦时。南亚制造业的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的提高将带来巨大的能源电力需求,预计到 2050 年,南亚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 45 亿吨标煤,年均增速 3.3%,是 2017 年的 2.9 倍。人均能源需求稳步提升。2017—2050 年,人均能源需求从 0.9 吨标煤提升至 2.0 吨标煤,增幅 129%。南亚用电量 2050年将达到 11.7 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将超过 5000 千瓦时,2050 年人均用电量约是 2017 年的 7 倍。 

高度依赖化石能源,能源转型任务重、压力大。2017 年南亚地区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 70.7%。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模式,导致气候环境问题突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中,有 18 个位于南亚地区。部分国家化石能源高度依赖域外进口,能源安全风险较高。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兴起,区域合作初见规模。1985 年 12 月,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成立,区域国家积极推动经济、民生、环境等领域的一体化合作。2004 年第 12 届首脑峰会签署了《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标志区域的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 年第18 届南盟峰会通过《加德满都宣言》,强调通过修建和升级改造公路、铁路、水运基础设施、电网、通信和航空来加强区域内互联互通。

实现南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构建南亚能源互联网。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提升能源供应多样性,保障能源安全。加快解决无电人口,提升电能消费比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区内区外互联互通,推动南亚及周边国家加深合作和理解。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充分激活南亚经济结构升级潜力、人力资源潜力、清洁资源潜力,实现南亚各国的共赢可持续发展。 

南亚能源电力发展与清洁转型并重,清洁化、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南亚当前总用能水平较低,转型后发优势潜力巨大。南亚煤炭、石油、天然气需求将分别在 2030 年、2035 年、2040年达峰,2050 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将达到 75%。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2035 年左右成为占比最高的终端能源品种,2050 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比例将超过 60%。2035 年和 2050 年南亚电源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 22 亿千瓦和 55 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 73%和 86%。 

统筹能源分布与建设条件,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推进水能、太阳能、风能开发。统筹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开发条件及各国能源电力发展规划,规划至 2050 年在南亚地区重点开发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电,总装机容量接近 2 亿千瓦。在巴基斯坦南部和印度西部、以及两国交界塔尔沙漠等地区建设 13 个太阳能基地,总装机容量约 9 亿千瓦。在印度西部和南部、巴基斯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等建设 14 个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约 4 亿千瓦。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人口稠密地区以分布式开发为主。

南亚电力流总体呈现“东电西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区域内部,南亚电力流总体呈现“东电西送,北电南送”格局。印度北部、印度南部、巴基斯坦北部、孟加拉国将成为主要的电力受入中心。尼泊尔和不丹、印度北部水电基地,以及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塔尔沙漠地区风光基地在满足近区负荷的基础上,将成为主要电力外送地区。跨区,南亚作为亚洲负荷“南中心”,总体的电力流呈现“周边送电中心”的格局。主要受入西亚和中国的清洁电力。2035 年和 2050年,跨区跨国电力流将分别超过 0.5 亿千瓦和 1 亿千瓦,其中跨区电力流分别超过 3000 万千瓦和 7000 万千瓦。

南亚能源互联网逐步形成“一横三纵”格局,与周边国家广泛互联,充分利用区内外清洁能源资源,满足南亚电力需求。结合各国电网发展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情况,通过多方向跨国输电通道建设,将清洁能源送至负荷中心,到 2050 年南亚基本形成“一横三纵”的能源电力互联格局,横向通道向西连接西亚阿拉伯半岛的太阳能基地、向东连接中国、东南亚的水电基地,形成水光互济,覆盖印度北部和孟加拉国的负荷中心。北纵通道连接中亚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将中亚水电、中国西部风电送至巴基斯坦北部负荷中心。西纵通道沿阿拉伯海连接印度西部、南部,将塔尔沙漠太阳能送至印度南部负荷中心。东纵通道沿孟加拉湾连接印度东部、南部,将印度东部清洁电力送至印度南部负荷中心,并与斯里兰卡形成互联。

2035 年,南亚向东建设缅甸—孟加拉国 ±660 千伏直流工程;向西,建设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阿联酋—印度 ±800 千伏直流工程。向北,建设中国—巴基斯坦 ±800 千伏、塔吉克斯—巴基斯坦 ±500 千伏直流工程,及中国—尼泊尔背靠背工程。2050 年,南亚向东,建设缅甸—印度 ±800 千伏直流工程;向西,建设阿曼—印度 ±800 千伏和伊朗—巴基斯坦 ±660 千伏直流工程。向北,建设中国—巴基斯坦 ±660 千伏、中国—印度 2 条 ±800 千伏直流工程。

建设南亚能源互联网,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到 2050 年,南亚能源互联网建设累计投资 5.5 万亿美元,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动汽车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方面,到 2050 年,南亚电力普及率将达到 100%;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约 6000 万个。环境效益方面,南亚能源互联网建设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 2050 年,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降至 18 亿吨 / 年;有效减少气候相关灾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到 2050 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 950 万吨 / 年、氮氧化物 670 万吨 / 年、细颗粒物 200 万吨 / 年。政治效益方面,通过南亚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和推动各国政策协同,加强政治互信;建立以清洁发展、互联互通为核心的地区能源治理新体系,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实现地区共同繁荣。

着眼于助力实现全球 1.5 摄氏度温控目标,南亚需要加速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与助力实现全球 2 摄氏度温控目标相比,2050 年化石能源需求减少 56%;提升清洁能源开发比例,2050 年清洁能源电源装机增加 32%;加快电能替代,2050 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提升约11 个百分点;加强电网互联互通,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增加跨区跨国电力流规模约 800 万千瓦;加大投资力度,到 2050 年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累计增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