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成果 > 发展规划 > 《西亚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展望》

发009

摘要

西亚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西亚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为实现西亚可持续发展,需以能源转型为主线,充分利用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以能源电力互联互通为契机,打造“区内双中心,跨洲跨区连接亚欧非”的西亚能源互联网,成为外送亚欧非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通过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结构多元化升级,摆脱对化石能源资源依赖,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西亚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转型任务迫切。2017 年,西亚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2.7 万亿美元,约占亚洲的 10%。工业基础普遍较为薄弱,经济结构以传统化石能源出口为主,石油出口总额占 GDP 的 44.2%。石油、天然气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分别为 73%、26%,清洁能源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不足 1%,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西亚油气开采已经接近生产峰值,随着本地区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油气出口能力逐步下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总体油气需求下降,也将对西亚石油出口国产生重大影响。西亚地区沙漠化和污染问题严重,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大,国际碳减排压力增大,气候变化引起极端高温、降水减少,也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实现西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实现西亚能源可持续发展,需坚持发展与转型并举,通过能源供应清洁化、消费电气化和配置广域化,推进能源清洁转型及经济多元化发展。供应侧以清洁能源替代石油、天然气和传统生物质,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清洁化发展;消费侧加快推进终端电能替代,提高用能效率,能源消费向电为中心转变;能源配置充分发挥与周边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互补性强、地理联系紧密、处于亚欧非枢纽位置等优势,扩大互联规模,实现与欧洲、北非和南亚电网互联,增强区域能源合作。

西亚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交通和工业领域电气化、电制氢和海水淡化等成为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力。能源清洁转型背景下,2025、2030、2035 年和 2050 年一次能源需求发展目标将分别达 13.7 亿、15.6 亿、16.8 亿吨标煤和 19.1 亿吨标煤,人均能源需求从 2017 年 3.9 吨标煤小幅提升至 2050 年的 4.2 吨标煤;石油、天然气需求分别在 2030 年、2025 年左右达峰,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大幅提升,2050 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 58%;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 2040 年左右成为占比最高的终端能源品种;氢能需求逐步增长,2050 年达 820 万吨,占终端能源比重约 3%;电力需求总量增长迅速,2025 年、203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西亚用电量发展目标将分别达到 1.6 万亿、2.1 万亿、2.6 万亿千瓦时和 3.9 万亿千瓦时,2050 年电力需求是 2017 年的 3.9 倍;供热 / 制冷是西亚电力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电制氢、交通领域电能替代和海水淡化成为新兴用电需求增长点,2050 年供热 / 制冷领域、电制氢、电动汽车、海水淡化用电需求分别为 1.4 万亿、2390 亿、3930 亿千瓦时和 2520 亿千瓦时,占总电力需求的比例约 36%、6%、10% 和 6%。

发挥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优势,装机结构向清洁能源为主导转变,因地制宜推动清洁能源集中式和分布式协同开发。能源清洁转型背景下,2025 年、2030 年、2035 年和 2050 年西亚电源装机发展目标将分别达到 5.9 亿、8.4 亿、10.5 亿千瓦和 17.5 亿千瓦。2050 年清洁电源装机达到 14.3 亿千瓦,占西亚总装机的比重提升至 82%;统筹清洁能源资源分布、开发条件及各国能源电力发展规划,2050 年在西亚重点开发 8 个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约 6300 万千瓦;15 个太阳能基地,总装机容量约 3.9 亿千瓦。

西亚借助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区内总体电力流呈现“双中心向四周外送”的格局,跨洲跨区形成向南亚和欧洲送电格局。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和阿联酋是西亚主要的电力外送基地,阿富汗、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为主要的电力受入中心。西亚地区跨洲跨区及区内各国间的电力交换和相应的电网互联规模逐步增大,2035 年跨洲跨区电力流 3100 万千瓦,向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埃及外送电力 800 万、800 万、800 万千瓦和 300 万千瓦,与埃塞俄比亚互济电力 400 万千瓦,区内跨国电力流 3275 万千瓦,以沙特阿拉伯外送邻国电力 1200 万千瓦为主。2050 年跨洲跨区电力流 5700 万千瓦,主要向南亚送电 2800 万千瓦,向土耳其、保加利亚和埃及分别送电 1200 万、400 万千瓦和 700 万千瓦,与埃塞俄比亚互济 400 万千瓦,从中亚受电 200 万千瓦;区内跨国电力流 5050 万千瓦,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太阳能外送为主,规模分别达到 2600 万千瓦和 1100 万千瓦。

结合西亚各国电网发展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情况,利用特高压交直流等先进输电技术,2050 年西亚总体形成“区内双中心,跨洲跨区连接亚欧非”的大型清洁能源外送平台格局,即区内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电网为双中心,各国电网实现广泛互联,跨洲跨区向东与南亚、向西通过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与非洲、向北与欧洲,连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跨洲跨区以太阳能基地电力外送通道为主,西亚与南亚通过 3 条 ±800 千伏、1 条 ±660 千伏直流互联;与欧洲通过 2 条 ±800 千伏直流互联;与非洲通过 2 条 ±660 千伏、1 条 ±500 千伏三端直流互联。区内沙特阿拉伯建成围绕首都利雅得及西部沿海的 1000 千伏特高压电网,并通过特高压交流输电通道向南部太阳能基地延伸;伊朗形成围绕中部负荷中心的765 千伏“日”字形环网,并向南北延伸 765 千伏输电线路消纳太阳能基地的清洁电力;各国均形成 400/500 千伏交流主网架,覆盖清洁能源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

建设西亚能源互联网,综合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方面,到 2050 年,西亚能源互联网建设累计投资 3.28 万亿美元,跨区电力输送规模达 2850 亿千瓦时,形成以电力促工业,以贸易促投资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社会效益方面,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从而创造和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到 2050 年西亚能源互联网建设将创造约 1900万个就业岗位。环境效益方面,西亚能源互联网建设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 2050 年,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降至 11 亿吨 / 年;减少气候相关灾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到 2050 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 130 万吨 / 年、氮氧化物 460 万吨 / 年、细颗粒物 40 万吨 / 年,提高土地资源价值 80 亿美元 / 年。政治效益方面,通过西亚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建立能源、投资、经贸、安全等多层面、多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机制,加强政治互信;以电力设施互联建设带动区域民心相通,推动政府间相关政策的积极协同,形成多领域全方位的互利共赢合作模式。

着眼于助力实现全球 1.5 摄氏度温控目标,西亚需要加速推动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与助力实现全球 2 摄氏度温控目标相比,2050 年化石能源需求减少 42%;提升清洁能源开发比例,2050 年清洁能源电源装机增加 36%;加快电能替代,2050 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比重提升约15 个百分点;加强电网互联互通,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增加区内跨国电力流规模约 500 万千瓦;加大投资力度,到 2050 年清洁能源开发和电网建设投资累计增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