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清华与上海共建一流新型创新载体

沐曦创始人、董事长陈维良格外忙碌,这位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三角领军工程博士生带领团队,正在研发公司首款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器)产品。“GPU是通用算力的基础芯片,我们参与的‘架构+生态’产学研联盟,为国产高性能GPU的研发和应用搭建了平台。”陈维良说。

这个产学研联盟平台,是沐曦去年10月与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北京浪潮共同成立的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联合实验室。作为新型创新载体,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正在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人才,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数字化、碳达峰碳中和、设计等5个领域的创新生态,推动创新策源和产业发展。

校地合作建设新型创新载体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由上海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旨在统筹校地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合作、智库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坐落于张江高新区普陀园,大楼上的“清华”二字十分醒目。

走进大楼,底层的展厅向来宾展示了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功能定位。清华集成电路历史与积淀、深度参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上海国际设计之都建设……一块块屏幕和展板,勾画出这所中国顶尖高校与上海发展深度融合的蓝图。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有强教授表示:“中心将发挥上海在对外开放、产业体系、金融资本和清华在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国际合作的各自优势,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

何谓新型创新载体?王有强说,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愿景是成为创新策源的贡献者、创新发展的驱动者、创新资源的汇聚者、创新生态的构建者。为实现这一愿景,中心正在上海市和普陀区政府的支持下,以支撑产业链创新和重大产品研发为目标,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构建信用契约、责任担当、利益共赢等协同机制。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在加紧建设的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就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重点。平台将集聚一批集成电路创新团队,通过与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合作,开展多种芯片以及集成电路材料、工艺的研究。中心还将集聚人工智能、数字化、碳达峰碳中和、设计领域的创新团队。与集成电路一样,这4个领域都有清华大学的优势学科,清华学科资源将与上海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孕育出创新成果。

院企合作研发国产高性能GPU

去年10月,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与沐曦、浪潮共同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以沐曦在高性能GPU架构设计、软件和系统方面的核心技术为基础,结合清华在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生态以及创新资源整合上的优势,推动GPU研发及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开展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方面的创新研究。

高性能GPU是提供通用算力的核心部件,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短板。在联合实验室的支撑下,沐曦有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让国产高性能GPU尽快进入产业生态,为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性能计算等高端应用提供自主研发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依托联合实验室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实施人才培养和实训方案,提升大数据全产业链的创新能力。”陈维良告诉记者。

AI社会实验为治理提供依据

深度参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已启动的重要工作。在科技部和市科委支持下,中心制定了《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社会实验工作方案》,牵头开展包括人脸识别、“随申码”应用拓展、医疗诊断辅助决策、老年人智能服务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社会实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字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这项工作采用“一个中心统筹,多个单位联动开展”的模式,由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牵头承担,联合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协同开展。

作为公共管理学专家,王有强带领团队制定了“135”评价体系,即从3个主体视角、5个评价维度出发,系统评价一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社会影响。3个主体分别是技术需求者、技术供给者和政府,5个维度是指性能、效能、使用、规范和影响维度。根据这个评价体系及其测量指标,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将联合多家机构,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测评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团队除了有人工智能专家,还有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专家,希望通过社会实验科学地回应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公众关注问题,彰显“科技向善”力量。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