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能源领域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在京举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六周年报告会。会议深入学习“中国倡议”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回顾发展成就,共商落实倡议、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大计。会上,合作组织作创新实践报告并发布《全球碳中和之路》《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两部专著。
合作组织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刘振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刚出席会议并致辞。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首席代表刘萌、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庭彦等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言。来自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国,驻华使馆和驻华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等120多家单位的嘉宾出席会议。
2015年9月26日,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首度提出,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积极响应。六年时间,全球能源互联网从倡议转变为行动,从理念走向实践,成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全球协同共建、加快实施的崭新格局。
刘振亚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是基于我国能源电力领域创新实践、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是极具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的重要思想。实践证明,“中国倡议”指明了世界能源发展方向,符合互联互通与全球合作时代潮流,能够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优路径实现全球碳中和,能够全面促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打造地球生命共同体,能够以能源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刘振亚表示,合作组织成立以来,面向联合国、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机构等各方广泛深入宣介“中国倡议”,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联合国多个领域工作框架和多项政府间重要合作机制,完成了涵盖规划、项目、技术、市场等领域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推动了一批清洁能源和电网互联重大项目,初步建成具有全球话语权、影响力和行动力的一流国际组织。“合作组织用五年多时间走过了很多国际组织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历程,综合素质和实力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与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力量。”刘振亚强调。
刘振亚提出,当今时代,人类休戚与共、命运相连,只有团结起来,秉持合作共赢原则,共同应对挑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每个人都需要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律,从我做起、人人有责,改变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和自私行为。只有坚持合作与自律相统一,人类才能破解资源、环境、气候等重大危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创新实践报告》指出,合作组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组织创新发展道路,成为全球能源电力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提出六年来,合作组织事业发展成果丰硕,形成了先进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建成了开放高效的全球工作体系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体系,打造了遍布全球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共建共享的项目发展平台,组建了能源电力领域高端智库,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据统计,合作组织会员总数达到1230家、覆盖134个国家,在全球设立7个区域办公室和65个国家代表处,建成6个区域委员会和16个国家委员会,建成汇聚全球数百个大型项目、数千家单位、百万条资讯的“能联全球”数字平台,组织开展200余项课题研究,面向全球发布80多项创新成果,出版发行50多本中、英文专著和报告,创办《全球能源互联网》中、英文期刊,英文期刊收录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EI数据库。
报告提出,面向未来,合作组织将积极推动“中国倡议”在世界范围加快落地,促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研究机构在政策、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跨国电力互联,助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在推动世界能源变革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带动作用。
会议同时发布了《全球碳中和之路》《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两部专著,旨在为实现全球碳中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全面、高效的解决方案。《全球碳中和之路》深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深刻揭示各国推进碳减排中存在的现实困难,系统阐述以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碳中和的发展思路、行动路线、重点举措和综合价值,为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提供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合作共赢的系统解决方案。《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意义和严峻形势,剖析了导致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主要驱动因素,深刻揭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不合理能源发展方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根源,提出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电力革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思路、新方案和行动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