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专栏 城市应当是碳中和的先行者

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向下传导和落实到实体当中去,而城市应当是碳中和的先行者。尽管现在越来越多企业,特别是轻能源企业,站出来提出企业自身碳中和的时间节点。但是,城市是居民、产业和能源消耗的聚集地,以城市为主体来规划实现碳中和将更具有实践和政策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或将继续增长。除此之外,第二、三产业往往将城市作为主要载体。2020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8.19%和16.09%。可见能源电力消费的中心也均在城市。因此,通过各种实践和政策来抑制和抵消城市中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实现“零”碳排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城市有比较好的低碳认知和支付能力。由于经济发展、文化活动、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低碳消费理念在城市居民中的接受度更高,城市居民对低碳理念的认知也更强。从支付能力来看,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对于农村而言这一数字是17131元,可见倘若需要为低碳买单,城市有更强的支付能力。除此之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程度也高,可以更清晰地记录政策的成本和效果。因此不论是从人口、产业和能源消耗聚集角度,还是从居民低碳认知和支付能力角度,打造城市作为碳中和的先行者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行性。

城市要想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节能减排,通过统筹规划,能源结构转型,提质增效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二是利用森林碳汇,碳捕获、利用与碳封存技术等手段来抵消已排放的二氧化碳。据可靠研究,森林碳汇只能抵消目前1%-2%的碳排放,其重要意义主要在于提高生态的多样性。技术固碳需要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安全性,还有技术的成本是否逐年递减。因此,碳中和的关键还是在于能源系统的转型。

城市需要围绕碳中和从生产侧、消费侧、基础设施等方面率先开展工作,着手构建未来城市低碳能源系统。该系统包含智能能源基础设施、低碳清洁电气化、低碳交通以及低碳城市管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建筑从施工到运行耗费大量的能源和电力,直接和间接产生了超过总数50%的碳排放,因此被视为碳中和的重点领域。未来的城市建筑将重视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改变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点,构建高效建筑。低碳清洁电气化已经是全球都在开展的能源转型活动。清洁能源的比例不断扩大,电气化水平提升,以及能源效率优化成为面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未来低碳城市能源系统必须通过低碳清洁电气化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以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城市交通同样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低碳交通是大势所趋。未来城市的低碳交通设计包括新能源汽车置换传统汽车,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鼓励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出行方式,合理的道路规划,从而实现低碳化、减排化。另外,未来低碳城市能源系统还需要先进的城市管理手段作为支撑。低碳城市管理需要对城市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公众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全面推进低碳产业落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鼓励技术创新,从方方面面通过科学管理手段促进低碳举措的顺利实施与生效。

在构建城市低碳能源系统时要贯彻广义节能原则,包括提高效率、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而数字化是综合性的推动因素。能源体系的数字化以智慧能源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为标志,数字化融入能源系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革命。数字化的推动下,能源系统将更具备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建筑的能耗,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利用和产业集群的脱碳。对于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而言,将数字化融入架构,可以通过信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于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而言,数字化帮助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总体上来说,数字化将成为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手段。

全国碳中和目标2060年实现,城市应该可以先于2060年。希望一些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厦门等能够首先站出来,承担起表率作用和先行者的责任,率先提出各自城市的碳中和目标节点。尽早以碳中和为导向,纳入碳约束,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行动方案,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构建低碳能源系统,扶持绿色低碳产业。这不仅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城市今后的碳中和方案提供借鉴。